南阳与蕲春作为我国艾草产业的两大核心产区,其艾草品牌的崛起均离不开政策驱动下差异化发展路径的精准布局。二者虽路径不同,但均通过政策赋能实现了品牌价值的跃升,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一、南阳:“地理标志+全产业链”的品质管控模式
南阳以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”为品牌核心抓手,通过标准化生产与全产业链整合强化“宛艾”品质管控。政策层面,南阳制定8项地方标准,涵盖种植、采收、加工、储存等全流程,例如明确药用艾草需在端午前后采收,以确保艾绒中挥发油含量达标;建设4个专业化产业园,形成“种植基地-加工园区-物流中心-交易市场”的完整链条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0%以上。品牌推广方面,南阳连续举办七届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,吸引全球采购商超5000家,搭建起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的全球交易平台,2023年交易额突破80亿元。通过“标准引领+产业集聚+展会赋能”,南阳艾草品牌影响力跃居全国首位,综合产值达280亿元。
二、蕲春:“非遗文化+高端产品”的品牌溢价路径
蕲春依托“蕲艾”地理标志,深度挖掘“蕲春艾灸疗法”国家级非遗文化价值,构建“文化IP+科技赋能”的品牌溢价模式。政策支持企业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,开发艾草精油、纳米微胶囊、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等高附加值产品,例如蕲春某企业研发的艾草纳米微胶囊贴剂,价格较传统产品提升3倍,占据全国高端艾灸市场30%份额。文化传播方面,蕲春打造“蕲艾文化节”“艾灸养生论坛”等品牌活动,联合央视制作《艾灸中国》纪录片,年传播覆盖人群超1亿人次。通过“非遗活化+科技驱动+文化输出”,蕲春艾草品牌溢价率达40%,成为高端艾制品的代名词。
三、政策赋能的共性逻辑与启示
两地政策均注重“标准+文化”双轮驱动,但侧重点不同:南阳通过全产业链整合实现规模效应,蕲春通过品牌溢价提升附加值。其共性逻辑在于:
政策精准性:针对产业痛点制定差异化政策,如南阳解决标准化生产难题,蕲春突破品牌文化短板;
资源整合力:通过产业园、展会、非遗等平台整合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资源,形成发展合力;
市场导向性: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开发产品,如南阳聚焦大众健康市场,蕲春瞄准高端养生赛道。
两地实践验证了政策赋能对地方特色产业崛起的决定性作用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“标准化筑基、文化铸魂、科技赋能、市场驱动”的可持续发展范式。
扫码左侧,可直接进入仟艾小程序进行下单购买,新户有优惠哦!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2025111795号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371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