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准化是艾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。南阳、安徽明光市等地通过政策引导,构建覆盖种植、采收、加工全流程的标准体系,推动产业从“经验种植”向“精准制造”跨越。
一、种植标准化: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精准管控”
南阳制定《艾产品质量标准体系》,明确种植环节的关键控制点:
品种选择:优先推广“南阳艾”“北艾”等地方推荐品种,禁止种植非适应性品种;
采收时机:规定药用艾草需在5月、8月、10月分三次采收,确保艾绒中挥发油含量≥0.8%;
田间管理:要求覆膜栽培、有机肥施用、病虫害生物防治,禁止使用高毒农药。
安徽明光市通过“统一品种、统一技术、统一收购”模式,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5万亩,使艾草挥发油含量达标率从60%提升至92%,亩均收益增加800元。
二、加工标准化:从“作坊式生产”到“智能制造”
南阳在加工环节推行“微波-气流联合干燥”技术,将干燥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8小时,艾绒得率提升18%,能耗降低30%。政策还强制实施“三分离”工艺(叶、茎、根分离),确保艾绒纯度≥95%。安徽明光市引入智能化生产线,实现艾绒提取、包装全流程自动化,产品合格率从85%提升至98%。
三、质量监管标准化:从“抽检覆盖”到“全程追溯”
政策建立“市场抽检+企业自检+第三方检测”三级监管体系:
抽检覆盖率:要求市场抽检覆盖率100%,对不合格产品实施“黑名单”制度,禁止进入流通环节;
追溯系统:推广“一物一码”追溯系统,消费者扫码可查询种植基地、加工批次、检测报告等信息;
认证体系:鼓励企业申请绿色食品、有机产品认证,南阳已有30家企业通过认证,产品溢价率达20%。
四、标准化建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
标准化建设带来显著效益:
经济效益:南阳艾草产业精深加工占比从30%提升至55%,企业利润率提高20个百分点;
社会效益:安徽明光市通过标准化种植带动农户就业1.2万人,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;
生态效益:生物防治技术推广使农药使用量减少40%,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5%。
标准化正成为艾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“硬支撑”。
扫码左侧,可直接进入仟艾小程序进行下单购买,新户有优惠哦!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2025111795号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371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