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健康中国”战略与乡村振兴政策的双重驱动下,艾草产业正从传统农业向“文旅+康养”复合型业态加速转型。政策文件明确提出“推动中医药文化与旅游、康养深度融合”,为艾草产业开辟了“种植-加工-文化体验-健康服务”的全产业链升级路径。以甘肃灵台、河南南阳、湖北蕲春等艾草主产区为例,地方政府通过专项扶持资金、土地流转补贴、非遗品牌认证等政策工具,已培育出年产值超亿元的艾草文旅集群。本文将从政策设计、产业实践、创新模式三个维度,解析“艾草+康养”新业态的打造路径。
一、政策驱动:构建“三位一体”支持体系
地方政府需将艾草文旅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,例如灵台县出台《艾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》,明确“一核三带多点”空间布局:以皇甫谧文化园为核心,打造艾草种植观光带、康养产品加工带、文旅体验服务带,并在13个乡镇布局艾草主题民宿、研学基地。政策设计需兼顾生态保护,如蕲春县划定艾草生态种植保护区,禁止使用化学农药,确保原料品质符合《中医药法》对道地药材的要求。
财政资金应形成“种植端-加工端-市场端”全链条支持:
种植端:对连片种植超50亩的合作社给予每亩800元补贴,配套建设智能灌溉系统。
加工端:对购置提绒机、艾灸仪等设备的企业提供30%购置补贴,灵台县溪河韵公司通过政策支持建成占地15.67亩的艾草产品加工基地,年加工能力达1万余件。
市场端:设立文旅专项基金,对开发艾草主题旅游线路、非遗工坊的企业给予项目总投资20%的奖励。南阳医圣文化园通过政策扶持,推出“艾草奇妙游”沉浸式体验活动,五一期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。
建立“院校+企业+合作社”人才培育机制:
与中医药高校合作开设艾草种植与加工专业,如甘肃中医药大学在灵台设立艾草产业研究院,培育复合型技术人才。
实施“非遗传承人计划”,对掌握古法艾绒制作、艾灸技艺的匠人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补贴。蕲春县通过该计划培育出37名省级非遗传承人,其艾灸疗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二、产业实践:四大模式破解转型难题
模式1:文化赋能型——打造IP化体验场景
案例:河南南阳医圣文化园
以张仲景中医药文化为核心,构建“十二时辰养生体验”场景:
晨间:游客可参与“日晒艾背”活动,在艾草田中进行日光浴,结合中医“天人相应”理论设计养生操。
午间:在NPC扮演的“青年张仲景”引导下,体验艾草足浴、五行茶汤等“医食同源”项目。
夜间:艾草夜市提供艾草文创、香包手作等互动体验,2025年五一期间单日最高营收达50万元。
数据支撑:该模式使南阳艾草文旅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2%,游客停留时间从1.2天延长至2.8天。
模式2:科技驱动型——构建智慧康养生态
案例:九宫艾集团“千城万店”计划
通过AI技术重构艾草服务场景:
智能终端:研发AI芯片旋磁元气舱,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体质,定制艾灸调理方案,已在全国布局3000家智慧康养生活馆。
数字平台:搭建“中艾服”供应链系统,实现从种植到消费的全流程追溯,2024年平台交易额突破10亿元。
产品创新:推出智能艾灸机器人,融合AI算法与中医经络理论,灸量精度达±0.1mm,获国家发明专利。
数据支撑:科技赋能使九宫艾产品溢价率提升60%,复购率达85%。
模式3:三产融合型——延伸产业链价值
案例:甘肃灵台“中医+康养+文旅”模式
构建“种植-加工-旅游-康养”闭环:
一产:发展1.2万亩艾草种植基地,采用“村集体+龙头企业+农户”模式,带动3000户农民年均增收1280元。
二产:开发29种皇甫谧品牌康养产品,包括艾草精油、艾绒被、艾灸贴等,年利润超200万元。
三产:打造艾草文化体验园,推出艾草采摘、香囊制作、艾灸理疗等体验项目,2024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。
数据支撑:该模式使灵台艾草产业综合产值从2020年的50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.2亿元。
模式4:区域联动型——构建产业集群效应
案例:湖北蕲春“大健康产业园”
以蕲艾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生态:
上游:建设10万亩蕲艾种植基地,制定《蕲艾种植技术规程》地方标准。
中游:集聚127家加工企业,形成艾绒、艾条、艾露等9个系列40多种产品,以及10多种艾灸器具。
下游:打造蕲艾小镇、李时珍文化体验厅等文旅项目,2024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,带动就业2.6万人。
数据支撑:蕲春艾草产业集群使企业物流成本降低15%,品牌溢价率达35%。
三、创新突破:破解三大发展瓶颈
种植标准:制定《艾草生态种植技术规范》,对土壤pH值、有机质含量等12项指标进行管控。
加工标准:建立艾绒纯度、艾烟PM2.5含量等质量检测体系,南阳艾草产品抽检合格率从2020年的78%提升至2024年的96%。
服务标准:推行艾灸师职业资格认证,蕲春县已培养持证艾灸师1.2万人。
地理标志认证:灵台“宛艾”、蕲春“蕲艾”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,品牌价值分别达28亿元、108亿元。
文化IP打造:开发“仲景艾宝”“皇甫谧康养”等动漫形象,通过短视频平台触达1.2亿用户。
国际市场拓展:九宫艾集团在东南亚建立5个海外仓,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55%。
土地流转:灵台县推行“土地入股+保底分红”模式,农户每亩年收益达3200元。
订单农业:蕲春县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,艾草收购价较市场价高15%。
文旅分红:伏道镇扁鹊庙景区将门票收入的20%用于周边村庄基础设施改造。
四、未来展望: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
随着《“十四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》的深入实施,艾草文旅融合将呈现三大趋势:
技术深度融合:VR/AR技术将重构艾草文化体验场景,如南阳计划2026年建成全球首个艾草元宇宙体验馆。
服务精准化:基于基因检测的个性化艾灸方案将成为主流,九宫艾集团已启动“万人基因组计划”。
全球市场拓展:RCEP框架下,艾草产品出口关税将逐步降至零,蕲春县计划2027年建成东南亚艾草贸易中心。
政策驱动下的艾草文旅融合,不仅是产业升级的路径,更是中华养生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。通过“文化铸魂、科技赋能、三产联动、标准引领”,艾草这一千年草本正焕发出新的生机,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可复制的“中国方案”。未来,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创新模式的持续涌现,“艾草+康养”必将成为全球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一极。
扫码左侧,可直接进入仟艾小程序进行下单购买,新户有优惠哦!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2025111795号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371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