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草产业凭借其低投入、高产出、生态友好的特性,成为乡村振兴的“绿色引擎”。政策红利覆盖种植、加工、文旅全链条,推动产业从“小散乱”向“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”转型。
一、种植端:政策驱动规模化与标准化
南阳通过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建设10个高产种植基地,整合土地资源超20万亩。政策提供每亩800元种植补贴、免费技术培训及病虫害防治服务,带动2000家企业、万余名农户参与。2023年,南阳艾草种植面积达35万亩,较2020年增长40%,农户亩均收益从2000元提升至3500元。安徽古饶镇以“艾乡工坊”为载体,发展“种、储、产、销”一条龙模式,通过统一供种、统一技术、统一收购,年产值达3000万元,带动400余人就业,人均年收入增加1.2万元。
二、加工端:政策扶持精深加工与品牌建设
政策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,南阳支持研发艾草护肤品、高端灸具、生物医药等产品,精深加工占比从30%提升至55%。例如,南阳某企业开发的艾草石墨烯灸具,价格较传统产品提升5倍,出口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%。安徽古饶镇通过“艾乡工坊”品牌建设,将艾绒、艾柱等产品打入全国2000余家中医馆,品牌溢价率达30%。
三、文旅端:政策赋能“艾草+”融合发展
政策支持艾草与旅游、康养、研学等业态融合,打造新增长点。汝阳“龙艾小镇”结合民俗改造,推出艾草采摘、药浴体验、灸疗工坊等项目,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达2000万元。南阳依托医圣祠文化,打造“艾草+中医康养”线路,将艾灸服务纳入旅游套餐,游客可体验“针灸-艾灸-推拿”全流程,单次消费均价从200元提升至500元。政策还支持“艾草+研学”模式,如安徽古饶镇联合高校开设艾草科技实验园,年接待学生2000人次,开发科普课程10门,衍生文创产品销售额超50万元。
四、政策红利释放的底层逻辑
政策红利释放的核心逻辑在于“全链条赋能”:
资源整合:通过土地流转、合作社模式破解小农户分散经营难题;
技术赋能:推广标准化种植、精深加工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;
市场拓展:通过品牌建设、文旅融合打开高端市场;
利益联结:建立“企业+农户+合作社”利益共享机制,确保农户持续增收。
在政策驱动下,艾草产业正以“小叶子”撬动“大振兴”,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产业。
扫码左侧,可直接进入仟艾小程序进行下单购买,新户有优惠哦!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2025111795号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371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