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草在古代就备受关注,《诗经》里 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”,将艾草与思念之情相连,足见其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存在感。《孟子》提到 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” ,意思是病久了要用存放三年的陈艾来治疗,这反映出古人早就知晓陈艾在治病养生方面的独特优势,也强调了提前准备、未雨绸缪的重要性。从中医角度看,陈艾的挥发油含量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少,燃烧时火力更为温和、持久,渗透力更强,对身体的调理效果也更好。
在传统习俗中,艾草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。就拿端午节来说,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,每到农历五月初五,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悬挂艾草,这个习俗历史悠久,最早可追溯到晋代。古人认为端午节是 “恶月恶日”,瘟疫疾病容易流行,而艾草具有辟邪防瘟疫的作用,再加上它能散发出蚊虫敏感的气味,有驱赶蚊虫的功效,所以挂艾草既有着精神层面的寓意,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。除了挂艾草,有些地方还会制作艾人、艾虎,或是佩戴艾草香囊,这些习俗都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祈愿。
时光流转到现代,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,艾制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社会需求急剧增长,消费群体也日益年轻化。2020 年,国内艾产业总产值高达 395 亿元以上,按照 GDP 增速和前 20 年增速测算,到 2025 年,国内整个艾产业产值将高达 600 亿元以上;到 2030 年,更是有望接近 1000 亿元,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
如今,艾制品的种类愈发丰富多样,从传统的艾条、艾绒、艾灸盒,到融入现代科技的电子艾灸仪、自发热艾灸贴,再到日常生活中的艾草香薰、艾草沐浴露、艾草护手霜,以及药食同源的艾草青团、艾草茶等,满足了不同人群在养生保健、美容护肤、日常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 。像电子艾灸仪,它结合了现代电子技术,能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间,操作简单便捷,解决了传统艾灸容易烫伤、操作复杂的问题,让艾灸变得更加轻松,随时随地都能进行,特别适合工作忙碌、没时间去艾灸馆的上班族。
扫码左侧小程序二维码,可直接下单购买,新户有优惠哦!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2025111795号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3719号